XX财富金融集团

新闻中心

快速通道FAST TRACK

尊龙人生就是博新版/NEWS

杜道生:播火传薪为四川扬琴 “立传”

2024-06-15 09:21

  阎毗燕文贵颜文梁阎次平颜辉阎立本尊龙人生就是博新版颜成彪颜地文词家在乐山同乡后辈的心目中,已故先贤杜道生是位造诣极深的语言文字学家,曾师承钱穆尊龙人生就是博新版、胡适、沈兼士等国学大师,毕生致力于中国汉字研究,他从教四十余年,系四川师范大学资深教授。1982年,杜道生在香港《大公报》发表的《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学》,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杜道生生于1912年,2013年离世。在长达101岁高龄的一生中,他以汉文字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怀着薪火相传的信念,为古老中国延续着精神的火种。

  杜道生作为一位学术成果丰硕的语言文字学家,谁能想到他竟然还是四川曲艺这一民间说唱艺术的爱好者和传播者。远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出版了一本由他注释的《四川扬琴传统唱本选》,对已衰败没落的四川扬琴的传统艺术进行了抢救。

  四川扬琴属曲艺曲种之一,流行于川西平原和川东、川南一带,约在清乾隆年间即已形成。原为坐唱,类似戏曲的清唱,但时或穿插第三人称的唱白以交代情节、烘托气氛。唱本写法似压缩了的小戏曲剧本,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十字句的板腔体。演员自奏自唱,乐器以扬琴为主尊龙人生就是博新版,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各种流派,主要是“文采派”和“本色派”,两者争雄竞长。传统曲目据说有三百多个,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传唱各地,经久不衰。

  笔者有幸在杜道生在世时,获得了他亲笔签赠的《四川扬琴传统唱本选》,并谦恭地自称“县人杜道生敬题”,还专门钤上一枚“杜高厚道生章”的红印,足见杜老对家乡后辈的深情厚意。

  这本《四川扬琴传统唱本选》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四川分会选编,四川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该书选收《木兰从军》《伯牙碎琴》《华容道》《三祭江》等脍炙人口的传统曲目二十四个,杜道生对唱词中的历史典故、生僻词句等详加注释。该书对演唱者准确把握故事来源和内容,声情并茂演绎传唱大有帮助。作为通俗古典文学作品,该书也对研究者和广大读者扫清了文字障碍,实为一本难得的通俗古典文学普及读本。

  谁能想到,一个方正古板、不苟言笑的学者,居然能对过去流行于茶楼酒肆的四川曲艺产生浓厚兴趣,在紧张、繁忙的治学生涯中,为四川曲艺作出了另类贡献。该书被评价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出版的一个较好的四川扬琴选本,可供演唱、移植与欣赏、借鉴。”可惜知道这本书的人很少,如今尊龙人生就是博新版,四川扬琴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和肯定的今天,相信它的学术价值将会越来越凸显。

  当下,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传统文化题材影视、综艺爆款频出,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迅速地活起来,热起来。汉服、中医尊龙人生就是博新版、戏曲甚至八段锦,这些过去似乎只为老年人专属的古老“宝贝”,日渐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年轻人不仅爱上传统文化,还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分享、交流,将传统文化带入更多年轻人的视野。一些年轻艺术家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和时代感的作品。这些作品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

  在当下文化多元的时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年轻人成为传统文化传播与创新发展的主力军,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放眼未来,顺应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的趋势,提升更多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关注,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比如,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让传统文化进校园,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以文化经典、文化常识等为主要内容,让孩子们通过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培育核心价值、弘扬中国精神、筑牢民族根基,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厚植传统文化沃土。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小课堂,更在社会大课堂,我们不仅需要通过学校进行普及教育,更需要家庭、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特别注重环境的浸润作用和塑造作用,营造好文化自信的大环境尊龙人生就是博新版,比如,强化中国传统节庆活动的仪式感,不断提升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年轻人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浸润,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人的传承与创新,这是一场多么美好、多么让人期待的双向奔赴。